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抓好专项整治工作。
按照区县确定目标,分别是东港区解决38个村、2.55万人,岚山区解决66个村、5.2万人,莒县解决130个村、10万人,五莲县解决86个村、5.92万人。对于工作措施落实不力,未能完成任务的,或者饮水安全出现较多问题的,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其中2019年全市计划改善320个村庄、23.67万农村群众饮水条件,规划总投资1 . 4亿元而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来说,还有一个特殊的生日——政治生日。的服务理念,创新提出身子动起来。曾连续5年获得集团、公司职工技术比赛第一名,先后获得日照港集团劳动模范、学习型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视频制作:刘成 路杰)人物简介吴一帆,1992年9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然生日纪念的是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政治生日纪念的是对党的热爱与忠诚无论时间过了多久无论前路如何变幻都不要忘了自己入党那天举起的右臂许下的誓言1921-2019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生日快乐(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刘成 路杰 费凡)。现任日照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班长,二级消防士。目前,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已经启动,已与石臼的祥博社区党支部和日照港的海通公司党支部、裕廊公司维修队党支部及公司的保安服务公司党支部建立了共建关系,通过联合开展党员教育、联合开展党员活动、共建规范基础、互帮互促显成效等四个方面的工作,与共建党支部双促进、共提升,全力促进支部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同时,支部在获得了日照港过硬党支部和市国资系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称号后,把支部共建列入当前重要工作,共享创建做法,互相促进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公司党支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韧劲,持续抓实党建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12名党员率先垂范,带动300余名员工共同干事创业,聚力港口67条道路、137万平米堆场环保工作的量效双提,全力推动日照港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建设———近年来,公司党支部以发扬党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核心,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仅2018年第一个季度就征集到员工提出的37条工作问题及建议,支部迅速组织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改进措施,解决存在问题34条,在员工候工区公示、接受监督,让员工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党员四联系工作不是空架子、不是敷衍了事,在增强每一名员工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意见的主动性,目前累计征集意见建议116条,解决率均超过94%,打通了党建工作融入分公司各项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党建工作要形式更要有内容,才能更好地增强组织效能。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作为日照港港区内的专业化环保队伍,海港装卸公司环保分公司在2017年组建初期,同样面临着员工队伍整体文化水平低、业务技能参差不齐和环保工作标准高、压力大等困难与挑战。
党支部创新实施牵手社会公益、牵手困难员工、牵手现场管理、牵手技能培训的党建四牵手,促使各项工作精准对接基本具备条件、有改造提升需求的村庄,村内主次干道路面宽度一般不低于4米,街巷实施透水化铺装,因地制宜开展整治,促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主流日照讯7月10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到2020年日照农村道路将基本实现户户通。还将建立管养长效机制,将村庄道路养护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紧密结合,构建起责任明晰的管养运营机制,确保路路有管养,管养有长效。以此为目标,将本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科学规划、兼顾长远的要求分类推进,一村一策,因村制宜。我市将把农村道路户户通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内容,实行专班推进,坚持旬调度、月通报、半年总结督查、年终综合考核制度,对工作开展好的予以表扬激励,对工作开展不力的进行约谈问责。
据悉,按照全省人居环境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安排,我市2019年、2020年将分别完成1420个村庄和703个村庄的建设任务。(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霞)。基础条件好的村庄,高标准提升农村道路,村内主次干道路面宽度一般不低于6米,鼓励使用沥青路面,配套交通标志标线、排水沟渠等附属设施,率先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居该活动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主办,山东省委网信办、广东省委网信办承办,日照市委网信办等协办,以线下实地采风、线上宣传展示等形式开展。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组织开展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旨在全面展现我国在海洋强国建设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展望奋进新时代海洋强国的美好愿望,生动呈现在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生动实践。主流日照讯 7月15日,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将走进日照。
同时,本次活动还将在日照举行启动仪式,并首发活动主题MV歌曲——《我爱这蓝色国土》。线上宣传展示将以短视频等可视化表达为主,山东线下采访团将实地采访日照、青岛、烟台三市。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帅)。7月15日至16日,采访团将实地采访日照港、日照海滨生态森林、日照海洋科普馆,并亲身参与体验我爱这蓝色国土主题快闪、非遗、海洋民俗等系列特色活动,全方位立体式报道日照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推动港产城海融合发展,恢复保护海岸线生态和推动海洋知识普及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展示日照的特色文化、良好生态、蓬勃活力,展现日照打造活力海洋、开放海洋、和谐海洋、美丽海洋和幸福海洋的生动实践。届时,来自中央和山东省重点网络新闻媒体的记者将齐聚日照,聚焦日照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丰硕成果,展现日照生态之美、发展之美、人文之美来自全国64位写实油画家的115余幅作品应邀参展,展览将持续17天。这次展览对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也很有意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日照建市30周年,本次展出的写实作品,有鹿成君的《暖冬》系列、付艳明的《五柿图》等,涵盖风景、静物和肖像等题材,观念现代、功夫扎实、语言鲜明,洋溢着画家对生活的观察、感悟和热爱,在大庆之年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和市民带来一场油画艺术的视觉盛宴。
谈起此次参展作品《暖冬》系列,画家鹿成君说:这一系列作品是我2016年回老家山西时到了一个地方,看到冰雪下的小河流水,感觉那水非常清澈,就像黄土高坡上人们的一种思想,比较纯净、单纯,也比较自由。(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今天在这里展出的油画艺术家的写实油画作品,代表着当下油画发展的一种新的态势和面貌,反映着艺术家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为日照市民带来的是美好的艺术享受,对日照的艺术家和艺术创作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和推动。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席陈国力说。
展出64位画家115余幅作品 主流日照讯 7月13日,首届匠心静意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名家邀请展在市图书馆开展。冰雪融化,也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这让我深受触动,就画了体现这种意境的三幅作品
现场会组织快闪、绘画大赛、非遗体验展示、还有踩着高跷捕小虾等特色文化活动。就是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日照市委网信办、大众网日照频道、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联合出品视频:陈鹏飞、王旭东、牟小龙文字:张鑫一分钟,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会发生什么?一分钟,千亩江北第一水杉林释放1.6亿个负氧离子一分钟,五百亩荷塘上100余种荷花争奇斗艳一分钟,300余种鸟儿在万亩林海纵情歌唱一分钟,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20人次一分钟,2000名观众为森林大马戏喝彩一分钟,在最美马拉松赛道邂逅1000名跑友一分钟,7公里金沙滩留下万名游客跃动的足迹这里的沙滩被丁肇中先生誉为夏威夷所不及一分钟,聆听林海之音一分钟,沉浸海洋文化一分钟,体味四季花海一分钟,漫享生态宜居纵情林海 乐享花海拥抱大海 7月15日-7月16日,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将走进日照,本次活动将集中采访日照港、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日照海洋科普馆。这一分钟,对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来说,却是令人震撼的。
期待吗?是不是被前面森林公园的颜值惊艳了。一分钟,你会用来做什么?一分钟,可以喝杯茶、看一条新闻、刷四条抖音,或者只是发会儿呆……这一分钟,对你来说,也许是不经意的。
悄悄告诉大家,森林公园这一站亮点纷呈哦今年以来,该区又成立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日照产学研创新中心,与区内多家重点企业合作,积极探索智力嫁接,形成了人才与企业联姻的共享模式。
共享人才带来的利好让日照高新区不断探索布局。然而作为老牌企业,公司过去高耗能、低效率,一度面临发展瓶颈,但借助人才共享模式,引来智力与科技的支持,使公司成功转型,发展成为高效、绿色、自动化的现代化科技企业,营业收入连年增长,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7%。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小宁 本报特约通讯员 窦亚昆)。借助互联网络,日照高新区同步探索信息共享新模式,通过打造智慧工厂,推动区内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沪鸽口腔自动化生产线研究海大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应用系统研发……近段时间,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的专家们更忙了,当地多家企业找上门寻求智力援助。公共影棚内刚刚拍完鸡蛋的照片,接着又拍食品坚果,而网上售卖养生茶叶的商家正等候拍摄自家产品。
基地运营主管管西永说。管西永介绍说,除此之外,还有线上信息化服务系统,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潜能测试等一站式服务,并邀请各行业的专家与商家们一起分享成功经验,实现信息交互。
对每家企业,研究院的专家们一对一服务,深入企业调研,制定相应方案,直至问题解决。引进创业团队6个,创新团队6个,创新人才61名,分别同比增长20%、20%、91%。
近年来,日照高新区打破资源分割,集聚创新要素,不断探索实施人才共享、服务共享、信息共享的共享机制,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资源充分利用,推动经济向高质量迈进。成立于2018年8月的山大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目前拥有9个不同领域的研发团队,通过一个团队服务一个企业,一个专家负责一个项目的方式,为全市12家企业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把研究院内的专业人才变成了大家的人才,有效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用人成本,众多企业从中受益。